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赛鹰动态
赛鹰动态HONOR
  • 球场各区的设计策略
  • 本站编辑:发布日期:2016-05-14 13:51 浏览次数:
现代高尔夫球场果岭的地势一般高于球道,这有利于提供充分的表面排水甲,加强对深度的感觉,并且使果岭轻打区接近球的要求更高。其实,在设计的击球线路跨越困难的障碍区时,并不需要果岭有敞开的进口。只是在击球线路以外专门设有铺设草皮的进口,目的在于为高差点的球手提供较为安全且更长的线路。
果岭抬高除了增强排水能力外,其真正设计意图在于为球手提供一个必须击中目标的机会;消除失手的击球竟然阴差阳错地自己滚上果岭的可能性。这就是现代的战略观,或者称之为目标高尔夫观,与英国球场和美国的早期球场的那种打法—跑路的观念是完全对立的。
一般果岭的整体深度取决于常规所要求的接近球的飞行长度,长程接近球的弹道低,球击上果岭后不会很快停下来。较短球洞的接近球用高弧线球,能够停在离落点沐远处。因此;短程接近球的球洞,其果岭轻打区在飞球线路上的深度就不会有同样的要 求。有经验的设计人员,把战略型设计的果岭将这两个原则结合应用。
最理想的果岭就是整体地形都应允许在其绝大部分表面选作旗杆位,所以,以平缓且无起伏的轻打表面为好;若有地形的明显改变,只能是在明确规定的旗杆设置区之间。地形还应设计成能迅速通过地表明显地进行排水,且无凹陷的现象。要是果岭建在 斜坡上,或者在设计球洞时要求设计一个高难度的旗杆位,偶尔也可使用梯形地,但过渡要求平缓,不能形成棱角。